作者:
悶熱不好
等級:
鐘點工讀生
積分:
147分
發送消息
查看用戶的所有發言
|
 |
大陸許多台商不是正競相投入電容式的白牌市場嗎? 電阻式...開廠才有的賺吧?! 而且還必須在大陸設廠... 不過啦, 許多台商不想花成本但想賺大錢, 確實是會找洞鑽的, 看來有人想拿電阻式低價打電容式, 賺取游擊戰創造出來的利差吧!! 或許廠商正在打量著, 假設電容式賣US$13.-, 電阻式賣US$3.-, 做這個多點電阻式的人會靠著綁FW以US$5成本賣US$8.-吧, 中間你當業務談抽庸US$0.5就賺翻了!! 確實有鑽的利基點...不錯的idea(反正對搶短線的人是夠賺好幾桶金了) 對喜歡轉手買空賣空的貿易商成本與風險更低了!!
###
補充: 電阻式掛MCU...... 一看就知道是商場花招,若不需要特別的硬件去做電容式的處理,那麼就算電阻式要做multitouch,方案公司也可以在自己的system上做信號處理,根本也不用在外掛一顆被綁住的MCU...
就算是要另掛一顆單片機去處理,那麼只要會用formware的人都可寫出那些function,隨便用哪一個單片機都可達到目的,這也是電阻式跟電容式很大不一樣的地方,根本不需要熟物理特性的人才能處理,或是特殊設計的單片機才能處理!!
不過我看過有人把"Multi-Touch"的coding能力無限擴張,講的"唯我獨尊",事實上只要會寫程式的人都可能寫的出來,真正的光環其實是建立在對電容式觸控處理單片機的熟悉度而已!!
再補充: 把上面例子的"NT"改成"US",相信諸位大大們更能體會為何很多非本業不相干的人絞盡腦汁也想插手,因為中間是有誘人的價差!! 台灣有不少不想投入資金及多數時間去經營,卻想靠拉關係然後東擋西擋從中獲取比製造者及供貨者更多利益的人,通常此類商品包裝方式會常常被應用, 但若以技術面來看,這方式可行,但主導者應該是薄膜廠或方案公司,而非"中間人",所以我想開版的大大應該是薄膜廠的業務吧.. 此篇主要的重點是著重在於"業務",也就是"賺錢"的門道,而非技術本位,所以另一位評論者的"技術立場"在這裡應該是被忽略掉的,講白一點就是被"刻意避開",所以那樣子的立場也可以說是不存在,而且對於上述業務手法的人來說,本來就不是要經營可大可久的事業(尤其是要投資較多的金錢及時間), 打游擊戰的業務不少,只要10次有一次得手就賺翻了,所以會樂此不疲..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創意啦,多謝提供資訊,我想我也可以去找一些在觸控業界的朋友,評估這個做法的可行性,在此就先謝謝你的提醒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