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dea
等級:
工程師
積分:
975分
發送消息
查看用戶的所有發言
|
 |
3M 觸控技術新看法 看過3M展示影片後必須修正看法,3M克服了多點觸控理論上的難題,看來做的相當不錯,接下來如果可以克服在震動的環境與噪音較大的環境下也可以正確的動作,就很完美,但是從影片中看到似乎在位置的準確度與反應速度上有些疑慮,影片上可以明確看到多點觸控時手移動後約0.3秒,顯示點才追上,顯示點也與手指的位置有相當的出入,應該不適用於小尺吋的觸控螢幕,由影片中的時間延遲可以看出3M的新技術在分解多點觸控時需大量的運算,需要較強的CPU或資料處理器,能夠運用演算法解決多點時的波形干涉,正確的分組每個觸點的訊號排列順序進而運算觸控座標,值得給予最高的敬意。
剩下的疑問在於輕觸滑動的識別,以及玻璃的材質,固定的方法,與螢幕黏貼的膠材,以上三項與觸控時產生的震波波長有關,而波長又決定解析度,與演算法,此外玻璃結構的瑕疵是否會造成座標計算的誤差也須列入考量,在震動的環境中如車上,行進間是否會有誤動作,是否又有足夠的測試樣品作為支持,畢竟不同的人與觸法所產生的波長與波型也都不相同,誤動作的比例如何,這些都是需要測試的。
3M的新觸控技術可以想像成在一片玻璃的四個角落,放上四個醫生用的聽診器,用來聽接觸時所產生的碰撞聲音,用聲音到達四個接收器的時間差來計算位置,當只有一個聲音時 (單點接觸時),聲音很好識別,但當許多不同的聲音同時出現時 (多點觸控),如何分辨不同的聲音就成為關鍵的技術,尤其不同的材質與施力的不同都會造成不同的聲音特質,一個好的演算法可以提供較大廣度的聲音識別,觸控面板生產時遭遇的困難較小,反之生產就會有極大的障礙,甚至要經過相當的校正與學習過程才可使用,增加成本,為了讓波動傳遞較遠而衰減較小以及較小的波長,則必須使用硬度高的材質,邊緣必須使用較軟且可吸收震波的材質避免反射或共振,有機會的話希望看到3M的觸控面板用在平板電腦上,同時播放音樂與操作多點觸控的測試影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