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金磚」 工研院舉辦台俄高科技論壇
為使台灣產官學研各界能了解俄羅斯的科學與研發能量,經濟部技術處與工研院(ITRI)舉辦了一場名為「俄羅斯,台灣新出路?!」的專題演講暨論壇,與台灣業界分享俄羅斯的創新經驗與運籌模式,同時俄方並與工研院簽署友好合作意願書,宣佈進行長期技術交流,為台灣尋找新世界資源。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此次工研院和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RFBR)以及托木斯克州簽訂的合作備忘錄具有里程碑意義,除擴展雙方合作領域與研究人員交流外,亦將拓展合作範圍至全國與地區的研究計畫。台灣產業則可藉由工研院與俄方建立的關係,運用俄方科技資源,跨足歐洲市場。
工研院在十年前就積極建立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尋找台灣產業能與俄羅斯互惠的技術領域。自1995年起,逐步擴展為無線通訊、光電、材料等領域的全面性長期合作計劃,並與莫斯科大學(Moscow State University)建立組織對組織長期合作關係,進行奈米材料前瞻技術研究。
工研院指出,俄羅斯聯邦目前為世界第三大軟體委外生產國,僅次於印度和中國,在世界科技領域中扮演的角色已逐漸崛起。在所謂的「金磚四國」之中,俄羅斯擁有多項突出的特色,包括國土面積最大、人民識字率最高、天然氣產量最多等,不論是人力或天然資源都非常豐富。尤其在基礎科學的研究,擁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堪稱世界基礎科學智庫。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杜紫軍表示,俄羅斯有充足的市場與資源,加上近年來不斷的創新成長,若能和台灣的製造、設計專長結合,可以協助台灣產業進軍世界新興市場,兩相結合,必能在高階市場創造競爭優勢。
此次會議邀請多位俄羅斯先進研發領袖擔任主講人,包含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主席Yu.Khomich、俄羅斯軟體發展協會(RUSSOFT)主席Makarov、俄羅斯經濟特區托木斯克州副州長Zinchenko,以及莫斯科州立大學教授Khokhlov,以專題及論壇方式與台灣產學研進行互動。同時工研院並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及俄羅斯托木斯克州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