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德國組織合作推動鋰電池共通介面與安全標準
關鍵字:鋰電池 安全標準 共通介面 ExtraEnergy 輕型電動車
去年在全球市場發生了數起筆記型電腦大廠電池過熱冒火、緊急回收的事件後,電池安全的疑慮在各個領域裡掀起一陣討論與注意。針對以電池為核心技術的輕型電動車產業,工研院(ITRI)耕耘多年後,宣佈與德國ExtraEnergy組織合作,共同推動電池共通介面與安全標準,讓輕型電動車在環保、節能後更具安全與市場競爭力。
工研院表示,共通介面的推動可讓各種廠牌的電動車輛,零組件可以相互通用;而安全標章的建立,則讓電池依照標準程序測試,確保安全品質,並將大幅改革目前輕型電動車的產業結構,讓台灣的輕型電動車產業更具全球市場競爭力。
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彭裕民表示,整合輕型電動車的核心技術與行銷能力後,工研院可透過介面標準的建立,讓台灣的產業走向合作模式,一起面對國際大廠的競爭。除了共通介面與安全標準的推動,工研院也大幅改革產業鏈的營運服務模式。
彭裕民指出,將電動車結合休閒產業發展,以後消費者只要上網便可以在熱門風景區租車,電池與車輛管理全部結合RFID智慧化管理系統,並採用高性能鋰電池,機動性高、續航力強,一次充電只要2元,而且續航30公里,是兩輪傳統產業中的明星級產品,騎乘電動車將成為具休閒、娛樂功能且高安全性的活動。在油價不斷攀漲,上班族口袋越變越薄的時候,省能、環保、安全的電動車,將成為取代機車的最佳選項,而且騎越遠、省越多。
與工研院合作的ExtraEnergy為德國組織,擁有全球第一套鋰電池模組檢測設備,在輕型電動車產業中,擁有權威的安全檢測地位。工研院與ExtraEnergy的合作將協助台灣輕型電動車產業整合共通介面與安全標準,面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安全標章的推動,讓電池從材料、設計、生產製造到管理有統一標準,確保消費者使用電池的安全性。
之後工研院也計畫引進升級過後的測試儀器為安全測試把關,並藉由共通介面與安全標準的訂立,在高品質及高附加價值產品及技術上建立台灣電動車產業的龍頭地位,為業者開創商機。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