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步驟實現FlexRay網路拓樸規劃
關鍵字:FlexRay 懸吊控制 NXP 汽車電子 主動星型
FlexRay已開始在單通道高速動力傳動、駕駛輔助和提高舒適度的汽車電子應用中大展身手。在新款BMW X5汽車中,FlexRay用於懸吊控制之中,如此將能在利用雙通訊通道和匯流排監控,把這種具有容錯功能的確定性協議運用在安全駕駛功能中之前,讓工程師和開發人員有一個逐漸適應的學習過程,並降低相關風險。
在FlexRay應用的開發過程中,設計工程師可透過五個基本步驟來構建一個穩健的網路拓樸。
步驟1:首先必須定義車輛底盤上節點的數量及其假設位置,然後才能確定實現無stub(一種被稱為‘菊花鏈’的拓樸結構)被動匯流排所需的纜線長度,該匯流排終端即為纜線終端處,如圖1所示。如果纜線長度小於10公尺,則拓樸完成,並被認為可用於實際生產。
步驟2:一旦發現纜線長度大於10公尺,就應該考慮採用‘主動星型’拓樸(參見圖2)。如果纜線長度超過20公尺,則必須導入主動星型拓樸了。最簡單的主動星型只有兩個分支,把線束分裂為兩個電氣去耦部件。因為可透過NXP的TJA1080收發器(用於BMW X5的首批同類元件)來強化主動星型,故所需收發器總數只增加了一個。
步驟3:要在車輛產生碰撞事故之後還能繼續運作,系統的碰撞靈敏節點應分佈在不同的分支上(見圖3)。這樣一來,一旦纜線被擠壓或被箝位在一個差分電壓上,只有受影響的分支的數據傳輸被中斷,但主動星型結構將保證網路中其它分支的通訊不受影響。
步驟4:鑒於共振的出現,暴露在惡劣RF場中的節點或佈線也應該分散到不同的分支上(見圖4)。在纜線兩端各利用一個分裂終端(FlexRay電氣實體層規範v2.1修訂版B),把RF感應電流轉移到接地位。將使纜線上的共模電壓幅度更低,同時不影響與其它分支相連接的節點。因此,接收到的數據串流抖動可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步驟5:為了確保在纜線兩端始終有合適的(分裂的)終端(見圖5),中繼電纜的末端節點不應是可選節點。沿纜線移動的節點電氣位置不得致使纜線長度超過10公尺。在非可選節點上,可導入短的stub(<1公尺)。即使有更大的靈活性,纜線度終端處也不需要主動星型結構。
驗證與最佳化
遵照這五個步驟,有助於構建具備穩健電子特性的FlexRay拓樸結構。建議進行模擬以對定義後的拓樸進一步驗證和最佳化。可採用蒙地卡羅(Monte-Carlo)模擬法來估算線束、產量範圍以及依賴於收發器和主動星型溫度等各項製造公差。
此外,FlexRay聯盟已推出了一種涵蓋線束趨膚效應在內的完善纜線模型。在支援汽車製造商導入FlexRay的同時,NXP也不斷提升其在FlexRay拓樸模擬領域的能力。關於FlexRay應用的分裂終端、纜線和連接器等資訊可參見FlexRay電氣實體層規範v2.1修訂版B。電氣實體層應用說明v2.1修訂版B提供了一些有關拓樸設計的建議。這兩份規範都可透過FlexRay聯盟網站獲得。
作者:Bernd Elend
系統工程師
NXP半導體公司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