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瞻發表大容量SATA固態硬碟 提升新一代儲存效能
宇瞻科技(Apacer)日前發表新一代SATA固態硬碟(SSD)系列,據稱僅需利用一款True SATA flash控制晶片,即可充份發揮SATA II的高速傳輸效能與高度可靠的磁碟陣列功能,使儲存系統的效能提升至更高的層次。
SATA傳輸介面將是未來儲存裝置的主流規格,宇瞻科技強調,該介面規格現已成為各家廠商投資的新興目標。此外,宇瞻產品部處長張家騉宇強調,“在PC搭配Vista後,除了作為資料儲存的媒體以外,SSD更有利於加速整體系統效能。”
然而,現有的SATA SSD一般採用高成本的ARM架構或多個PATA橋接控制晶片,使得整體價格較高,效能也易受插卡端的影響。
宇瞻新推出的2.5吋SATA快閃記憶體磁碟(SAFD)據稱採用業界首款單一控制器晶片,容量高達128GB,可充分發揮SATA II介面的高速傳輸效能;其連續存取速度約為110MBps,較市面上現有的其它SATA SSD或SATA傳統機械硬碟速度快兩倍以上。
為了消除客戶對於NAND Flash在使用壽命上的疑慮,SAFD並採用宇瞻自行研發的靜態平均抹寫儲存區塊技術(Static Wear-Leveling),可平均使用NAND Flash中每一個儲存區塊,以避免因過度使用單一區塊而造成損毀,大幅延長了SSD的使用壽命。
另一款結合SATA II傳輸介面與磁碟陣列(RAID 0/1)切換的SATA RAID快閃記憶體磁碟(SRFD),透過一款可設定多種磁陣列模式的跳線器(switch),以及外接式CompactFlash插卡式設計,可讓使用者依據需求自行決定所需的記憶卡容量與運作模式,並可使資料傳輸性能更為提升。
宇瞻表示,新一代SATA SSD系列產品擁有固態硬碟天生在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與高性能等優勢,適用於具有防震耐摔、抗高溫與耐低溫要求的安全監控、軍事、航太、醫療與測試設備等工業應用領域。
儘管SSD具備較傳統硬碟更多的優勢,但其應用目前尚未普及,“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flash的價格仍然過高,”張家騉指出,“然而隨著目前NAND flash的儲存容量逐年倍增,價格每年下滑50%的趨勢下,其單位價格預計在四年後可降至1GB/美元,屆時將有機會取代傳統硬碟成為筆記型電腦的主要儲存裝置。”
事實上,NAND flash往後的成長與降價空間是否持續,才是決定SSD未來發展的關鍵。宇瞻科技產品經理林志亮坦承,“隨著製程技術的進步,包括設計、製造等研發費用預估在45nm時花費達55億美元,到了32nm時預估更高達100億。”
因此,林志亮補充道:“在衡量flash的降價速度與產品研發到上市時程的整體開銷後,或許SSD要能完全取代硬碟之路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未來,SSD能不能成為儲存市場的主流應用?廠商如何在NAND Flash領域的戰爭中勝出,更取決於其龐大的投資能力。
作者:洪淑賢 / 電子工程專輯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