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ources
電子工程專輯
 
電子工程專輯 > 射頻/無線
 
 
射頻/無線  

技術、市場需求推動 GPS將成手機功能的明日之星

上網時間: 2007年06月27日     打印版  Bookmark and Share  字型大小:  

關鍵字:GPS  PND  個人導航 

近來在個人導航裝置(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PND)的推波助瀾之下,手機整合GPS功能逐漸受到廠商以及消費者的重視。工研院IEK電子組分析師趙祖佑日前發佈一份報告指出,估計在未來3~5年內,GPS將成為手機功能的明日之星。

趙祖佑表示,由於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使得手機整合GPS技術門檻已經降低許多,除了晶片接收敏感度的大幅提升外,微縮設計以及高階製程使得GPS晶片在體積、耗電、射頻干擾等議題都逐一符合手機的嚴苛要求。他認為,手機內建GPS功能最重要的驅動力包括,法令要求的推動、消費者需求、手機硬體規格的提升,以及行動通訊產業競爭等。

根據IEK的市場研究數據指出,手機內建GPS的出貨量在2006年約為1.04億支,到2011年將達到3.8億支;而GPS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亦將從2005的11%成長至2011年的30%,並持續增加當中。但趙祖佑指出,現代人對於隨身攜帶的手機,在體積、重量、功能、待機時間等相當重視,因此手機整合GPS晶片必須能滿足這些條件。目前有三種解決方案,然在體積、電源管理等技術構面考量因素下,各方案有其優缺點存在。

他解釋說,目前有以SoC方式整合GPS晶片,主要透過兩種方式:其一為採用SiP(System in Package)方式,將射頻與基頻晶片封裝在一起,可讓GPS晶片面積大幅縮小,包括:Global Locate、NemeriX、Atmel等,都有GPS SiP晶片方案;另一為採用數位射頻(Digital RF)技術,讓邏輯基頻與數位射頻整合在同一個CMOS製程當中,達到SoC,例如:TI。

根據手機製造商資料顯示,目前每支手機內含半導體BOM Cost已經下探到50美元以下,甚至有些低價手機晶片方案甚至是低於30美元,然而現在手機內建GPS晶片的ASP仍約在4美元左右區間,佔手機BOM材料成本超過10%以上,從成本觀點來說,對於市場的擴展形成相當大的障礙。但隨著GPS技術與整合,預估晶片ASP將可下探到2美元以下,對於手機GPS市場將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趙祖佑表示,GPS個人定位服務已經成為未來手機當中的重要功能之一,不論是技術供給端或是市場需求端,軟、硬體環境都已逐漸成熟,並且為消費者所接受;但手機受限於運算效能、面板尺寸、記憶體容量、電池續航力等,無法滿足個人Turn-by-Turn導航功能,此時就必須由行動通訊服務商,設計出適合用於手機平台的GPS行動定位服務內容,來吸引消費者使用,雖然現階段政府法令在某些地區扮演重要的驅動力,但相信未來還是由消費者主導市場方向。


全球手機內建GPS出貨量狀況




手機內建GPS晶片架構比較





投票數:   加入我的最愛
我來評論 - 技術、市場需求推動 GPS將成手機功能...
評論:  
*  您還能輸入[0]個字
*驗證碼:
 
論壇熱門主題 熱門下載
 •   將邁入40歲的你...存款多少了  •  深入電容觸控技術就從這個問題開始
 •  我有一個數位電源的專利...  •  磷酸鋰鐵電池一問
 •   關於設備商公司的工程師(廠商)薪資前景  •  計算諧振轉換器的同步整流MOSFET功耗損失
 •   Touch sensor & MEMS controller  •  針對智慧電表PLC通訊應用的線路驅動器
 •   下週 深圳 llC 2012 關於PCB免費工具的研討會  •  邏輯閘的應用


EE人生人氣排行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