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仿冒IC 產業組織擬推動加密晶片標記
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和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組織(SEMI)似乎正準備公佈某種形式的加密晶片標記(encrypted chip marking),做為一種杜絕仿冒品和不合用的IC流入供應鏈的方法。(參考連結)
這種加密方案是否能取得成功令人質疑;如此一來,人類可判讀的標記可能完全退出晶片──甚至包括公司名稱。而此一將人類可判讀標記轉換為機器判讀標記的轉變,也會將可判讀那些密鑰的能力限制在特定的設備上──這是否也代表著拆解分析(teardown)的終結?
所謂的拆解分析,就是購買某些新設備並將之拆解開來,以找出那些晶片供應商的設計被採用。這類的分析報告十分受歡迎,因為越來越多晶片供應商不公開此類資訊,而對於其他潛在的供應商和競爭對手來說,卻是有用的知識。
而在加密標記方案之下,取得上述資訊的能力可能被限制並駐留在生產機器,或是某種製造廠前端的解碼工具之中;而如此一來,從事拆解分析的顧問公司也很難提供相關服務給供應鏈中的任何人。不過,看起來拆解分析應該不至於因此終結,只是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一旦不需要再打出公司名稱與元件型號,各家公司勢必會將晶片封裝上的一些標記抹除,而改將識別記號做在矽晶片上,除非那些資訊也已經被加密。而要識別這些晶片,就需要工程老手依據經驗,透過晶片交叉比對來辨別某些特定公司的製程“外表”;然而這卻不一定能辨別出晶片的功能。
數年來,IDM業者已經把解密電路插入IC中,好讓買家能夠確定它們是否為真品;但不幸的是,一些時脈頻率被水貨供應商竄改、好賣更高價錢的標示錯誤元件仍難被辨別。
過去我們曾經報導過,一家由Xilinx分離出的顧問公司Algotronix,能提供一種主動式數位電路單元DesignTag,能被設計到IC和FPGA之中,並由外部掃描器透過封裝進行檢測。Algotronix表示,DesignTag是一種能支援IP核心和CAD工具強制授權的方法;該公司並指出,該方案能以公開或是保密的方式進行配置,以識別被錯誤標記的晶片。
所以說,難道SIA和SEMI搞懂了Algotronix的理念嗎?顯然不是,因為DesignTag根本不需要任何打在封裝上的標記,資訊就在晶片之內並可穿透封裝讀出。
(參考原文:Will chip marking move end teardowns?)
(Peter Clarke)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