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技術/MCU
智慧型電表之後…智慧型水表何時誕生?
就像供電網路一樣,目前大多數的供水系統仍在使用19世紀的技術,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家投入這個潔淨科技的最新、也可能是最關鍵的領域之一。
有部分觀察家認為,地球有限的淡水資源消耗問題,一直是人類持續面臨、不斷升高的風險;而感測器網路等電子元件,可望用以重建那些老化、效率低落的基礎設施,同時據說還可加速海水/污水再生的相關技術演進。
但就算專家們再怎麼樂觀,也坦承若要過渡到現代化的供水系統,勢必需要強勢的新政策以及付出較高的投資成本;目前,自來水公用事業的電子化程度還非常低。例如美國一家水公司San Jose Water Co.,雖然身為美前十大水公司與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其總計100萬名用戶家裡的22萬5,000個水表,還是必須以人工判讀的機械裝置。
San Jose Water營運總監Tom Victorine表示:「自動化水表當然很好,但目前價格實在太昂貴,估計我們的系統若要改造,成本約4,000萬美元。」該公司目前員工總人數僅324位,每年供水量達500億加侖(gallons)。他期望摩爾定律(Moore’s Law)能讓該公司在十年之內把智慧型水表的預算列入計畫中。
(更詳細內容請參考原文:'Smart grid for water' turns tap on innovation,by Rick Merritt)
社區今日頭條 |
---|
我來評論 - 智慧型電表之後…智慧型水表何時誕生?
遊客(您目前以遊客身份發表,請 登陸 | 註冊)
科技前瞻
EE人生人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