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ources
電子工程專輯
 
電子工程專輯 > 介面技術
 
 
介面技術  

物聯網與國際標準佈局

上網時間: 2011年10月05日     打印版  Bookmark and Share  字型大小:  

關鍵字:GS1 Taiwan  物聯網  中華物聯網聯盟  中國  ISO/IEC JTC1 SC31 WG6 

作者:呂惠娟 /中華物聯網聯盟秘書處 GS1 Taiwan 客戶服務部專案經理

隨著物聯網(IoT)的議題發燒,中國在物聯網標準的制定上,展現了與國際同步化的企圖心。本文提列 ISO/IEC JTC1 SC31 WG6 標準更新的最新狀態,提供國內產、官、學、研各界在物聯網標準佈局上,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自2003年RFID技術潮流興起,歐美大廠就如火如荼進行標準的佈局與卡位,控制了許多的關鍵技術專利。 GS1 Taiwan 與標準檢驗局於2004年開始即召集專家學者進行國內標準的討論與因應國際標準ISO/IEC SC31潮流的對策,並積極參與ISO/IEC SC31 國際會議。在標準檢驗局的指導與各界專家的協助制定,已完成30幾部「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主題的國家標準。

隨著物聯網的議題發燒,有鑒於之前 RFID 標準的主要專利都掌握於歐美西方國家的手中,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積極的進行取得專利。2010年成立的ISO/IEC JTC1/WG 7 group on Sensor Networks,於3月與8月在倫敦進行二場次國家標準的進行。第一次感測器網路國際標準工作組(WGSN)會議,中國代表團9人參加了此次會議(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電子四所、中國移動和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等單位組建),並提交兩份中國自己的提案。

早期幾次高科技產業浪潮中,美國等起步較早的國家,掌握著大部分國際標準的制定權。但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在物聯網標準的制定上,中國展現了與國際同步化的企圖心。企業的參與,對推動標準的產業化應用至關重要;隨著產業發展程度及企業參與意識的增強,對標準的制定亦形成推波助瀾的功效。

標準制定就是各方利益博弈與協調的過程

由於感測技術及訊號傳遞為物聯網應用的最重要核心,因此可由此二大方向觀察。以感測器而言,除了二維條碼及紅外線感測外, RFID 技術仍為目前物聯網的主要感測媒介,當中包含 RFID 標籤及讀取器。RFID技術發展已久,若在使用成本上可再為降低,將是物聯網加速普及的關鍵之一;而廠商目前則朝降低標籤天線成本與印刷技術的方式達到目的。

物聯網的標準體系非常複雜,涉及很多基礎標準,如感測器網路技術標準、RFID標準、雲端計算標準、資訊安全標準以及行動應用標準等。在國際感測器及無線傳輸網路標準化方面,包括業界所熟悉的 IEEE 1451.5 智慧感測器介面標準、 IEEE 802.11 無線區域網標準等在內的標準體系。

下表一為ISO/IEC JTC1 SC31 WG6標準更新的最新狀態,希冀在各方物聯網的戰略規劃下,提供標準佈局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ISO/IEC JTC1 SC31 WG6標準更新的最新狀態
ISO/IEC JTC1 SC31 WG6標準更新的最新狀態





投票數:   加入我的最愛
我來評論 - 物聯網與國際標準佈局
評論:  
*  您還能輸入[0]個字
*驗證碼:
 
論壇熱門主題 熱門下載
 •   將邁入40歲的你...存款多少了  •  深入電容觸控技術就從這個問題開始
 •  我有一個數位電源的專利...  •  磷酸鋰鐵電池一問
 •   關於設備商公司的工程師(廠商)薪資前景  •  計算諧振轉換器的同步整流MOSFET功耗損失
 •   Touch sensor & MEMS controller  •  針對智慧電表PLC通訊應用的線路驅動器
 •   下週 深圳 llC 2012 關於PCB免費工具的研討會  •  邏輯閘的應用


EE人生人氣排行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