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架構
CASAGRAS 是歐盟所支持的專案計畫,主要在支持與協調全球RFID相關活動與標準化,其全稱為「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zation」;參與此計畫的專家除來自歐洲外,還有來自中國、日本、南韓以及美國,其最終的報告「RFID and the inclusive model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於2009年9月發佈。
由於該份文件已經考量到國際面向有關法規、標準與其他落實物聯網的條件以及 RFID 在其中的角色,所以除了幫助歐洲委員會發展物聯網策略與實施路徑;事實上,該份報告也可做為各國發展物聯網技術應用之參考。以下僅摘譯技術框架部份,做為物聯網技術認知的起頭。
IoT技術框架之概述
對IoT的概念以及它與物理世界的介面技術或方法進行了解之後,計畫目標已經過修訂而不只緊抱RFID技術,也接受其他識別(Identification)、位置(Location)、通訊與資料擷取技術。
有以下三種硬體技術以及關聯分層,可作為落實物聯網的基礎:
1. 識別與資料擷取技術組成物理介面層;
2. 固定的、移動的、無線的以及有線的通訊傳輸技術,以關聯介面支援資料與語音傳輸;
3. 網路技術(與通訊傳輸技術組合)促進以應用與服務為目的所支撐的物件群集。
此外,有軟體、中介軟體構件以及關聯通訊協定(協定提供連結與驅動硬體的方法),再加上服務查找支援,這就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或體系。CASAGRAS框架已被相關的歐洲組織引用到歐盟政策文件中,如「European Policy Outlook RFID」文件,建議須植入「處理能力(Processing Capability)」,作為說明物聯網模式中有用的關鍵因素。
請下載PDF文件,以閱讀完整文章。
作者(編譯):胡榮勝 /中華物聯網聯盟秘書處(GS1 Taiwan)服務處處長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