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省思:你需要一台個人用輻射監測設備!
在上週於日本橫濱舉行的嵌入式技術研討會(Embedded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就有不少平價的個人用輻射監測設備展出。其中一位自己經營設計工作室(Imaoca Engineering Office)的硬體工程師今岡(Michihiro Imaoka),開發出一種自製的、命名為「Imaocande」的蓋革計數器,能與Android智慧型手機連結,讓一般人可將自行量測到的輻射數據上傳到網路“雲端”,與大眾分享。
為了製作該款手持式蓋革計數器,今岡採用了透過eBay購買、俄羅斯軍方流出的二手蓋革米勒管(Geiger-Mueller tube);其研發成果的特色在於開發了一個透過音訊介面與Android手機連結的系統。藉由智慧型手機已經具備的GPS、CPU與無線連結等功能,就能將「Imaocande」所量測到的輻射資訊(所測得的水準值、時間與經緯度等) “推”到網路上;這些推特資料還能利用其他軟體標記成一個輻射量觀測地圖。
照片中的今岡將一小包從福島取得的輻射土壤移近自製蓋革計數器,並聆聽計數器所收集到的音訊脈衝
今岡正透過在日本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如何製作「Imaocande」蓋革計數器的相關資訊:「我想現在全日本已經有接近100套Imaocande。」在被問到這種東拼西湊而成的蓋革計數器之準確度是否可信的問題時,他則表示:「這套設備主要是提供一種平價的個人設備,讓一般民眾可以去感受所在之處是否有輻射。」
今岡補充指出,以這種個人蓋革計數器所收集的資訊,能與日本氣象廳所公布的官方數計資料相比對:「這會有助於改善所收集資料的可靠度。最重要的是,民眾能藉由這樣的設備自己收集資訊,而不是只能依靠政府機關或是大企業(如東京電力公司)提供資訊。」他估計,「Imaocande」所需的物料清單(BoM)成本不到5,000日圓(約65美元),其中最貴的零件是蓋革米勒管,價格約50美元。
另外在這場嵌入式技術大會上,還有一家來自福島的嵌入式系統與軟體開發商CA Limited,也展示了數款個人用輻射監測裝置;這些裝置能以不同的技術與PC或是智慧型手機連結,包括藍牙、乙太網路、USB等等,發出音訊脈衝或是顯示在彩色LCD上。
日本福島廠商CA Limited所開發的各種個人用蓋革計數器
CA總裁寺協(Katsuhiko Terawaki ),也是那些系統的研發者,親自在該公司攤位上用內涵輻射土壤(收集自他的家鄉,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不到65公里處)的小包裹示範操作其系統;他不諱言地指出,他覺得日本政府與整個社會一直堅持著「輻射安全性」的謬論,迄今仍是如此。寺協表示,不久前舉行的東日本女子長途接力賽(Ekiden),刻意讓參賽者通過福島市的輻射熱區:「這完全是個愚蠢的行動。」
在3月底,寺協撤離了位於山形(Yamagata,臨近福島)的老家,但他仍通勤到位於福島的公司上班;他坦承:「一開始,我不敢告訴別人我棄守了福島的老家;但最近我已經能直言不諱。雖然我無法強迫所有人撤離,但我不再猶豫表達自己的看法。」
寺協指出,現有的大型獨立式輻射監測系統──例如其他兩家福島企業Kaine與NB所開發的系統──是配備了太陽能發電板以及大型的LED顯示器,以每小時微希(micro-Sieverts per hour)為單位顯示輻射量;該類設備可安裝在特定公共場所,成本約100萬日圓(1萬3,000美元),但就只能監測那個特定區域的輻射量。但包括今岡與寺協都認為,有一些微小的輻射熱區,會是這種公用輻射監測設備在過去忽略、未來也不會發現的。
因此寺協表示:「人們需要自己的輻射監測系統。」他並訴說自己的經驗:就在今年3月15日(也就是311大地震後4天),他曾在家裡聽到自己一年前買的一台蓋革計數器,以一分鐘60次的頻率嗶嗶叫個不停。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Personal Geiger counter, anyone?,by Junko Yoshida)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