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星專利戰能否在歐洲劃下句點?
對大多數產業觀察家來說,很明顯,這兩家公司都正在將對方以外的其他競爭對手趕離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蘋果主宰著平板電腦市場,在智慧手機領域也打下了一片天;而三星採用Android和Windows作業系統的廣泛手機產品線,則將該公司推向智慧手機領域的主導地位。即使還沒有任何一款平板電腦能獲得像iPad那樣的成就,但三星是少數幾家至今仍能在這個極度競爭領域存活下來的公司之一。
因此,我給蘋果和三星的建議是:合作吧!仔細研究能互蒙其利的交叉授權協議細節,並達成共識後,快快將重心放回設計部份。
歐盟應該會贊成這個想法。歐盟擔心蘋果和三星可能會因為違反歐盟相關法規,而對當地消費者的產品選擇造成限制。依照全球認可的規範──即公平、合理,以及非歧視(Fair, 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 FRAND)──在合理的授權條款下,企業通常可以使用競爭對手聲稱擁有的專利。而歐盟正在研究這兩家公司所申請的專利。
業界所面臨的事實是,用於無線裝置的技術量非常龐大:這些專利光從字面上來看就多達上千種,而其中絕大多數都無法被單一公司聲稱長期持有。這些專利之中,有很大一部份是掌握在像諾基亞(Nokia)和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已被Google買下)這類公司手中,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些大型企業及其競爭對手們已經找到了一種能共享基礎技術的方法,能給創新者較公平的補償,但仍可對競爭者提供關鍵的可用專利。
在我看來,蘋果和三星的目標是要行使他們所擁有的專利,或是藉提起專利訴訟來排擠市場上的其他競爭企業。如果這些專利技術本質上都代表了重大技術突破,那麼,這種做法很合理。然而,許多專利並非如此。一些蘋果的專利──包括iPad的形狀在內──在我看來是非常荒謬的。iPad的大小或外形並沒有什麼特殊,不過是個方形罷了。讓iPad獲得巨大成功的並不是它的外形,而是作業系統以及支援它的生態系統。
類似的觀點也可以套用在iPhone的‘移動滑桿來解鎖’功能上。這個小功能無疑和其他產品不大一樣,很明顯,這是有著豐富想像力的設計人員的產品。但要說它是一種革命?不!蘋果擁有專利,蘋果去使用這些專利設計產品,或許還能以合理的費用授權給其他公司,這些都是正當的做法,但專利,不應該被用作為排擠市場上其他公司的工具。
歐盟的考量是正確的。但蘋果和三星也很有可能跨越一個長期以來一直橫亙在科技企業面前的門檻。
編譯: Joy Teng
(參考原文: Can the EU End the Apple-Samsung Patent War?,by Bolaji Ojo, Editor in Chief)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