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V微影技術準備好了嗎?
少了EUV,7nm也只是半節點
IBM、IMEC、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和台積電(TSMC)等業者目前至少都使用了一種最新的EUV系統。至今,大多數的系統也都升級到80W光源了。
然而,ASML的Wennik說:“也許業界還有很多人並不看好EUV,但是從技術角度看來,我們即將實現這項技術。”
事實上,觀察人士認為,這一局勢將會發生轉變。半導體市場分析公司Future Horizons執行長兼首席分析師Malcolm Penn表示:“我們一直在懷疑EUV的能力,但現在看來各種技術匯流將有助於實現最後的目標。”
IMEC製程技術開發資深副總裁An Steegen強調,“業界對於晶圓產出的強勁發展藍圖,讓我們有信心EUV將在N7製程時準備就緒。”
儘管如此,使用的昂貴的EUV系統將受限於每晶片三個關鍵層。針對7nm製程,EUV系統可在單次實現目前採用浸潤式微影需要3至5次才能完成的步驟。
![]() 如果少了EUV,在7nm時採用浸潤式微影的步驟將大量增加 |
Steegen預計,目前仍在實驗室開發階段的定向自組裝(DSA)技術可望最先用於7nm節點。DSA將有助於減少使用多重圖案的需求數量。
如果EUV系統無法在未來的18個月內準備好用於量產,晶片製造商就得在缺少EUV的情況下展開7nm製程。Steegen指出,在這種情況下,7nm或許將成為一種半節點,而不是一項完整的微縮技術。而這對於晶片設計者的限制也將變得更加嚴格——相較於20nm導入雙重圖案後的限制而言。
Steegen說:“你可以加大間距以及簡化設計,使其變得更有利於微影技術......但有些時候它可能需要五次的曝光。”
總之,晶片顯然將會變得比以前更加昂貴。因此,最後可能只有最大型的FPGA和處理器才會利用這種先進製程。利潤也將會大幅縮水,大家都得勒緊皮帶過日子,許多廠商可能沒好日子過了。
除了微影技術存在巨大的挑戰,如何善加利用7nm進行製造也造成激烈辯論。 Steegen認為當今的3D電晶體——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將讓位於新型的環繞式閘極(gate-all-around)奈米線。
此外,像鍺這一類具有高遷移率的新材料也很需要。一位分析師預測,英特爾去年開始在10nm時利用鍺和砷化鎵銦(InGaAs)製造量子阱場效應電晶體(FET)。從EUV、新型電晶體結構和新材料等諸多新元素數量來看,7nm可能會是半導體產業發展史上最困難的製程節點之一。
ASML發佈最新的EUV進展
(下一頁繼續:10nm的每閘極成本)
社區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