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ources
電子工程專輯
 
電子工程專輯 > 網路技術
 
 
網路技術  

智慧家庭不是夢! 懶人經濟萌芽

上網時間: 2016年05月06日     打印版  Bookmark and Share  字型大小:  

關鍵字:智慧家庭  藍牙  語音辨識  物聯網  CES 

作者:安西亞

從2015年德國柏林消費性電子展(IFA)到今年初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智慧家庭(Smart Home)皆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除了眾家電廠商發表各類智慧終端外,服務供應商也推出服務平台及智慧家庭控制中心。這些家電與服務平台透過物聯網(IoT)的概念進一步串聯,不僅讓人們的居家生活更為便利,也衍生出新的「智慧懶人經濟」,讓智慧家庭商機越滾越大。

根據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2014年全球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市場規模已達170億美元,預估未來2年將出現19%的成長。該單位並估計,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將達1,150億美元。IDC則預測,2020年智慧家庭物聯網市場可望達到517.7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Strategy Analytics預計,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150億美元,將近12%的家庭(約2.24億戶)中至少安裝一種智慧家庭系統

懶人經濟強調便利性

「懶人經濟」一詞是由資策會MIC執行ITIS計畫資深產業分析師鍾曉君提出。鍾曉君從2016年CES中觀察到,基於物聯網、雲端運算等技術發展,更智慧、便利、體驗居家設備與應用在CES大舉出籠。例如,居家掃地機器人、智慧門鎖、智慧折衣機(Laundroid)、智慧牙刷、智慧咖啡機,以及今年CES首度出現的冰箱攝影機,讓使用者可以隨時查看冰箱內是否有足夠的蛋、起司等,這些「智慧家電」可望創造「智慧懶人經濟」新商機。

另外,鍾曉君也認為,智慧懶人經濟背後隱藏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machine learning)大數據商機,預期將成為物聯網智慧家庭下一波熱門廠商競逐標的。

針對智慧家庭衍生的新懶人經濟,晶片業者普遍認為要做到相當的便利性,才能真正實現。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表示,所謂的智慧懶人經濟目前仍在發展中,惟顯示冰箱內部須購買的材料、自動清掃或是寵物自動餵食,仍只是初步階段。若要真正讓用戶「變成」懶人,節省居家雜務所需花費的時間,用來做其他事情,智慧家庭的家電或控制系統需加入手勢辨識或是語音控制,甚至未來導入人工智慧(AI),才能真正帶給消費者最需要的便利性。

Nordic區域銷售經理陳俊志則認為,智慧家庭應該從消費者日常生活一定會使用或接觸到的應用開始,且具備簡易、可直接連線的特性,諸如門鎖、冷/暖氣控制、照明系統等。未來在手勢、聲音控制之外,還可結合穿戴式裝置,提供人們更高的方便性。

意法半導體技術行銷經理蘇振隆亦持相同看法,目前坊間出現的所謂智慧家電,如自動提醒該買食材的冰箱,多是家電廠為了刺激消費而推出的產品,可說是「說出來的智慧」,與智慧家庭能提供的便利仍有落差。換句話說,智慧家庭帶出來的懶人經濟仍處於起步狀態,還未真正具備規模。

英特爾(Intel)在“Intel Architecting the Future of the Smart Home 2025”調查中發現,智慧家庭與連網家庭(Connect Home)在民眾的認知上仍有差距,且智慧家庭是人們的渴望的「承諾」,有鑑於此,該公司打造了「智慧小家居」(Smart tiny home),進一步探索物聯網應用於家庭生活的可能性。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群表示,連線技術並不僅僅是智慧家庭的一環,更非落實「智慧」的唯一方式,如何從連線到真正的智慧,將是相關業者須思考的重要議題。智慧家庭對半導體或科技產業來說是新的挑戰;同時也是新的市場契機,再者,智慧家庭應用在未來12~18個月勢必會有所轉變,因此透過Smart tiny home,可以進一步思考消費者所需的智慧家庭應用,並進而累積相關經驗,建置真正名符其實的智慧居家生活。

事實上,即使家電加入了各種新功能,滿足使用者所需的便利性後,影響智慧家庭發展的絆腳石仍然存在——共通平台,也就是不同家電廠的硬體與軟體平台間得以互通、連結的標準規範尚未出現。因此現階段單一廠商的產品與服務僅能「自用」,消費者將無法真正感受到智慧家庭帶來的便利,進而啟動「懶人」模式。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群認為,智慧家庭現今仍缺少可以支援現階段及未來產品需求的標準化和系統架構。舉例來說,智慧住宅被廣泛導入新建案,是由於連線技術已變得簡單、產業標準被採納、在實體與數位間的資料安全需求已確保,才得以順利發展。相同的,智慧家庭也需考量這些因素。

高通(Qualcomm)智慧家庭與消費者事業主管Joseph Bousaba總結,消費者看重的是產品簡單明瞭,以及容易安裝與使用,多數人不僅喜歡現今智慧家庭科技的便利性,以及提高生產力的特性,更期盼各家廠商的產品之間完全互通,帶來真正隨裝即用的能力。

不僅如此,除了互通性的標準外,現階段阻礙智慧家庭發展的因素仍然很多。Bousaba舉例,互通性與通訊能力要達到一定水準,就得仰賴裝置採用的無線技術和軟體產業體系。另外,影響智慧家庭市場成長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業者懂得如何對智慧裝置送出的資料進行匯整,並利用這些資料增加營收,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巨量資料(Big Data)開發能吸引消費者的服務和內容。

(下一頁繼續:解決互通性問題 物聯網聯盟競相成立)


1 • 2 Next Page Last Page



投票數:   加入我的最愛
我來評論 - 智慧家庭不是夢! 懶人經濟萌芽
評論:  
*  您還能輸入[0]個字
*驗證碼:
 
論壇熱門主題 熱門下載
 •   將邁入40歲的你...存款多少了  •  深入電容觸控技術就從這個問題開始
 •  我有一個數位電源的專利...  •  磷酸鋰鐵電池一問
 •   關於設備商公司的工程師(廠商)薪資前景  •  計算諧振轉換器的同步整流MOSFET功耗損失
 •   Touch sensor & MEMS controller  •  針對智慧電表PLC通訊應用的線路驅動器
 •   下週 深圳 llC 2012 關於PCB免費工具的研討會  •  邏輯閘的應用


EE人生人氣排行
 
返回頁首